经过秋招坚持不懈地投递简历,以及一轮轮的笔试测评、AI面、电话面、群面、单面轰炸,很多同学终于在年前收到了日思夜想的 Offer Letter!
原本以为费尽千辛万苦拿到了 Offer Letter 会超级开心,然而真的到了确认是否接受的时候, 不少同学却犹豫了——
万一年后遇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怎么办?
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同学们谨慎一点也是对的,不过真的打算拒绝 Offer Letter,需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对后期求职会不会有影响啊?
下面,带大家一起理清各位同学在求职过程中的疑惑,帮助大家更舒心的拿 Offer~
签 Offer &签三方协议傻傻分不清
一般来说,同学们闯过了最终的面试关之后,基本 Offer 就到手了,只剩签约办理入职手续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一般会分为两种:签 Offer 、签三方协议(以下简称“三方”)。
签 Offer 并不等同于签三方,这俩并不是同一样东西,产生的效力和作用也是不同。很多同学在不清楚什么是签 Offer,什么是签三方的情况下,直接闭眼一填,很容易掉坑里。
▶签 Offer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Offer”全称叫 Offer Letter,是以合同形式提供一个录用意向给求职者,其中包含了岗位信息、工作的时间、薪资水平等重要信息。
相当于是用人单位告诉求职者:“你符合我们的招聘要求,我们现在邀请你来这个岗位上班,你接不接受?”
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只是起到以书面形式确认用人单位和应届生意向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手握十几个 Offer 的大佬,其实就是签着多个公司的 Offer,最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当然,对企业来说,他们也有权利可以随时告诉求职者暂时不录用了。
那么,有这个反悔的权利,是否就不用赔偿了呢?还真不好说!
虽然 Offer 签了可以随时说走就走,但是签的时候如果上面列有违约的条款,那么就会有约定相应的违约金,不论是你确认过 Offer 后决定不去,还是公司反悔决定不招,都相当于违约,要按照约定付违约金。
所以总结来说,签了一个 Offer,还是可以和其他公司继续签 Offer ,但是签之前要看清楚内容,慎重签约,避免日后出现违约导致钱包受损。
▶签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般由国家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与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也是学校编制就业计划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
应届毕业生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三方的作用就是把应届生和单位“锁死”了,在正式签署劳动合同前的保障协议,避免用人单位随便毁约。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通过三方协议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有利于留住人才,防止毕业生随便毁约。
学校
高校凭借它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对应届生进行派遣以及处理毕业生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
三方协议一式三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各持一份。
三方就业协议书≠正式劳动合同,三方协议只在签劳动合同前有效力,当毕业生拿着报到证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当应届生在学校期间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因为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时间,还没有拿到毕业证,所以公司没有办法签订劳动合同,三方协议可以视为是三方的一个书面约定:公司和应届生本人承诺毕业之后直接到公司入职。
一般来说,三方协议可以违约,但是可能会有违约金。
通常公司在签三方时,会主动将违约金的金额(大约为你们谈好的一个月的工资金额)写到三方协议的备注栏,大家在签约前一定要认真查看。
特别提醒大家,违约金特别高的单位要慎签,如果企业有没有提到违约金的事情,同学们也要主动问,然后写到三方协议的备注栏里,以免入坑。
通过上述介绍,各位同学应该对“Offer”和“三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总的来说,签约 Offer 是“前菜”,是用人单位单位和求职者之间说好了要“互相选择”,而三方协议则是把这种关系进一步以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形式确认下来。
所以,签三方协议需要比签 Offer 更加谨慎和重要。
签约三方协议注意事项
在签约三方前,有四大内容需要重点关注。
▶评估公司
在签约三方协议前,同学们要应当对公司整体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应当查明公司的整体资质是否合规,过往有无比较严重的劳动纠纷等,以防入职后因公司的用工不规范给自己造成损失。
▶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一定要在签约前就和 HR 明确清楚,千万不要不好意思问,这都是签约的重中之重。
包括以下几点:
户口
要问清楚单位是保证解决户口、尽力解决户口还是不保证解决户口。
工资、奖金
要问清楚工资是税前还是税后以及薪资构成。
福利补贴
公司的福利有哪些,是否购买五险一金,按照多少比例缴纳,是否有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吃饭补贴等等。
违约金
三方协议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学校审查同意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就是违约。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规定,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而且约定违约金有两项基本的原则:一是违约金的数额应考虑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承受能力);二是约定违约金时双方要对等。如果用人单位要求的违约金偏高,作为毕业生完全可以要求酌情下调。
①因升学而导致无法及时去企业报道的情况下属学生违约;
②加入国企、事业单位必须签三方以保证档案与组织关系顺利转接;
③提供如下资料,学校不做违约处理——
签约单位出具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继续攻读学位或考取公务员,可凭录取通知书或复印件办理;
本人申请报告,并附学校意见。
因此同学们在签约三方协议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违约条款,慎重签约!
这么麻烦,能不签三方吗?
有的同学看完三方注意事项后觉得麻烦,会想着“既然这么麻烦,能不能不签三方,毕业之后直接签劳动合同?”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大部分学校会一直追着学生签三方,主要是因为学校会统计毕业率、就业率的问题。
当然,签三方对于应届毕业生还是比较有利的。一方面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签了三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有了保障,不用担心用人单位随便毁约。
另一方面,签订三方协议的作用主要是解决户口问题和档案落实问题。这是户籍、档案等等一系列关系转移、办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入职以后劳动合同会涉及的基本福利益的一个保障。
所以签三方是一个可选项,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来做最后决定。
三方协议虽然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但是里面的内容并不是有国家打包票的。
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还用学生思维去处理事情,以往在学校辅导员需要签什么通知,直接大手一挥直接签了也不细看。但出了象牙塔之后,就不能这样了,一定要仔细看看里面的条款内容,避免被坑。


留学生求职时最瞬间崩溃的,无异于HR在TA耳边说一句:你的第一学历不太行啊!仿佛所有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原生学历”真的这么重要吗?求职真的会看第一学历吗?前不久,某位网友发布的“上海最新储备人才政策”被送上了热搜。其中提到:报名储备人才的考生,如最高学历是从国外大学毕业,毕业院校须在 QS 、 U.S.NEWS 、 ARWU 、 THE 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榜单中位列前 200 名。其本科学历必须是国内双一流高校,国外硕士研究生学制需两年及以上。不仅伤害了“一年硕”的心,更是伤害了那些高考未考好,但是后续通过自己努力到达名校就读硕士研究生的留学生。事后,众多媒体对此进行了紧急辟谣,表示消息不实!但是,留学生苦“第一学历”久矣!不论是申请留学前期,还是后期从优秀的院校毕业,“原生学历”的痕迹一直难以
一、国有六大行的优势!作为国有银行,六大行相比其他银行具有更大的优势,相应的,福利待遇也会跟着上升!Part.1规模大,占金融机构主体地位我国金融体系是由“一委一行两会”监管之下的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体系构成,而国有六大行在我国金融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作为国企,六大行在促进就业方面能够凸显其在全国各地网点多的优势,能够为就业者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同时提供更多岗位选择的机会。Part.2工作稳定,竞争压力相对较弱我国公众对国有六大行的认知以及信赖相对较高,因此国有六大行在我国也就自然处于垄断地位,客源稳定的同时其业务范围自身就有一定优势,两大天然优势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业务优势,因此对于员工来说,个人所承担的营销压力相对来说比股份制银行的压力就会弱一些。Part.3薪资、福利待遇好一直以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这是在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的又一新高。1158万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急剧暴增,也将迎来最难就业季。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同时,2023年,是中国迎来史上最大海归潮的第4年,在10年前,大约每7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1人回国。但是,现在人才流动的状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毕业回国成为留学生的首选。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9年底,出国留学人员中已有447.34万人在海外院校毕业,其中有327.23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归国求职的留学生人数预计突破100万,求职难度肉眼可见地增加!福利这么多,谁不想回国呢?最新一批毕业回国求职的宝子们,你
新财年将至,近期澳洲移民改革又传来新消息!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移民改革评估报告即将公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澳移民改革评估报告即将公布,签证类别或将削减据《澳洲金融评论报》4月14日报道,旨在吸引海外企业家、投资者和企业主以促进澳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签证项目,可能会被削减或彻底改革,从长远来看这将为联邦和州政府节省数十亿澳元的预算。(图源:网络)报道称,澳洲支离破碎的移民体系将大幅重组,签证类别将大幅减少,并将全面改革有争议的全球人才和商业投资者签证。这些签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申请人,但目前的形式花费了数十亿澳元。在下个月联邦预算即将出炉之际,内政部长O'Neil确认,她已经收到了这份评估报告,并计划在5月9日预算案公布之前,将报告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公之于众。《澳洲金融评论报》了解到,数
秋招不仅让求职的学生崩溃,HR也很崩溃——面试时全程紧张到结巴,搞得面试官也挺尴尬;投的社群运营,但简历上全是不相关的实习经历;看似有1-2段相关实习经历,面试一问什么实际项目都没有;……不管是简历关,还是面试关,应届生们总有一些“秋招迷惑行为”让HR无语,甚至一度怀疑这些同学是不是来砸场子的。然而,这些“看似很努力实际上不断踩雷”的同学也很委屈:明明已经在认真准备了,为啥简历石沉大海、笔试完没有回信、群面直接被pass....秋招雷区大揭秘雷区1:All in 岗位!这类应届生秉持着“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成年人我都要”的态度,热衷于了解各种秋招信息,还关注了超多校招求职公众号。他们每天的任务基本就是刷刷各类公众号、求职网站,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快消行业,只要看到感兴趣的公司或者对岗位稍微

提升GPA,找我就OK